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发展级

电影文本与原著的比较研究

作者:高业蓉     发布时间:2023-8-5 点击数:516

上海市高桥中学校本课程

 

课程名称

《电影文本与原著的比较研究》

执教人

高业蓉

课程类别

发展级

课程时数

15课时

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电影欣赏的基础上,学会展开对电影的评论。 

2、深入阅读电影作品的原著,加深对原著的内容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3、初步提高电影欣赏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围绕比较的内容,广泛搜集整理能够支持和帮助这一课的相关书籍或视频,并对有参考意义的影视资源进行整合。 

2、通过对电影作品的观看与欣赏,分小组进行心得体会交流,并对观看的影视作品作出评论。  

3 通过合作交流探讨等学习方式进行鉴赏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热情。 

2、以更加开放的合作的方式学习语文,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3 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熏陶,领悟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丰富对生活的认识和人生的体验。 

课程简介

随着全媒体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像语汇也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影视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传播媒介,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功能,使之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它把教育、审美、娱乐融为一体,对于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起着其它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作用。影视艺术的功能与现代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吻合的,其直观性、交互性和自由度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视的艺术规律和审美功能,将影视艺术介入语文教学,运用影视语言解读文学作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语文教学模式的拓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从而引发他们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深入探寻,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水平,领悟到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触发对生活和生存意义的思考。通过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分小组,分阶段比较阅读,也可以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反映的内容的共同点和差异,让学生在比读中品评作者或影视团队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在刻画人物,展现人性,解读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有利用打开学生的视野,积淀深刻的人生感悟,丰富对世界的认识。

课程评价

评价方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书面测试(占60% 

书面测试依然是当今评价方式中考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考核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直接、方便的评价方式。在本课程中,书面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平时作业:(20% 

1、学生需观看与拓展内容有关的影视资料和原著,制作相关的PPT课件进行交流。

2、考查作业:任选一部电影和原著进行比较研究,成果以结题报告形式出现,800字以上,文体不限。 

二、过程性评价(占40% 

过程性评价主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上课出勤状况、完成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参与实践活动状况以及家长和社会的反馈信息。 

2、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反馈表以及被采访者的反馈意见。 

全面考核学生的情况,客观公正评价学生的表现,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介绍

该教师爱看电影,对电影的鉴赏和评价具有一定的兴趣,善于抓住细节对影视作品和文本展开鉴赏评价,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乐于将影视作品与教学内容结合,能有效对学生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进行指导,给予学生更多的启示。

 

电影文本与原著的比较研究

课程目录:

教学流程:本课时的课时安排为:每周一课时,共15周。

教学形式采取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相结合,课堂学习以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为主,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具体时间和安排内容如下:

第一周  老师明确学习任务,学生自主探讨,分组选定心仪的,合适的拓展课题。

第二周—— 学生撰写开题报告

第三周——第五周 走进文学作品作者,寻找作者资料,熟悉作者,观看与之相关的作品,互相交流感受。

第六周——第七周 各小组分别阅读原著,熟悉文本内容,感受原著魅力。

第八周——第九周 各小组分别观看电影自己选定的电影

第十周——第十二周 各小组比较电影和原著的差异,思考讨论,老师参与指导。

第十三周 所有小组形成结论,以PPT形式展示各自的成果,互相交流。

第十四周 各小组及老师进行交流评价,口头总结。

第十五周——各小组分别撰写结题报告

课程内容:

第一课时:

1、课程简介:

随着全媒体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影像语汇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视觉文化正在把一切不可视的东西转化为可视的东西。我们处身的世界也无不在摄影镜头和监控录像的覆盖之下,好像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简化成了“看与被看”的关系。文学也就必可不免地受到影像文化的检验,这不光指电视,电脑,视频,手机的覆盖之广,而且指生活的广大空间均被影像覆盖,以影视剧为主体的视觉文化正在冲击和改写着当下文学的生存现状。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看到,文学有文学的语言,影视有视影的思维,其区别是一为阅读、感悟,想象性语言,一为造型、视听性语言,二者的“结亲”主要体现在从文学作品到电影的改编上。影视和文学如何共存共荣是一个大问题,而简单地将二者关系对立,肯定是没有出路,也不符合当前文化发展的事实。“经典阅读”作为一种逐渐清醒起来的声音引起共鸣,而视觉祛魅也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人文理性。

2、请学生说说对名著改编印象,比较成功的和比较失败的改编,印象最深刻的改编等等。

第二课时: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背景,课程大致内容介绍,评价方式,人员分组以及任务分配。撰写开题报告。

第三课时:比较电影《活着》和小说《活着》

走近余华,观看作者介绍视频,了解其人和创作特色。

作者简介:

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作品特色:

并不多产,精致见长。文字纯净细密,建立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余华曾坦言: “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由于先锋文本读者甚少,成名之后的余华及时地做出了调整,自《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他的作品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在现实的叙述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以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尽可能地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

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

细读小说版,进行圈划讨论,如时间不够,要求学生在课后读完全书。

第四课时:

组员讨论,《活着》小说与电影的异同浅析,提出问题并解决,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互相交流。

内容选择:

《活着》原著与电影的叙述视角比较

《活着》小说及电影叙事结构中的主体比较

《活着》原著与电影的主旨的比较

《活着》原著与电影的情感比较

从视角上

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活下来的主人公,它采取的是特殊的双层叙事的结构模式,存在着两个叙述者, 因而采用的是双重限制视角,限制叙事可以拉近读者与叙述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更容易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理解接受小说人物的内心,但阅读过程比较而言更艰难。

电影《活着》以观众的视角,看到的更多的是“幸存”的旁观、缺乏亲历感,但不会增加观众欣赏影片的难度,而且能以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冲击人的视听器官传达影视观念。例如:

从主体上

在小说里“命运”是小说的叙事底色,是叙事结构中推进《活着》这个悲惨故事的动因。小说里提到了不少历史事件,可是这些都非推动情节的最有力因素,甚至就全书的主干情节来说这些大多是可有可无的,“人”才是是主体,因而就主体来说,小说是在描绘一个不幸的个人 余华有意识地淡化了人物生存的空间,从文中我们找不到关于人物生活环境的具体地点,只能依稀猜测是在南方的一个小山村,将生命放在一个更广阔更原始的环境下,使整部作品的风格苍凉许多也有力许多。在余华笔下,福贵所经历的生离死别,虽然能感受到时代的背影,却是模糊的,对他的人生遭遇影响不大,作者强调的是一种生命的原生态。

电影《活着》的叙事暗线电影《活着》却在着力讲述中国“大时代”里一个“小人物”的生活。动荡的中国历史使电影更加政治化,而非是探求“活着”。 因而电影更多的在描绘一叶残酷历史。电影中,人物生存的环境变成了北方的城镇,生命在一个更复杂的背景里呈现,自然比原生的环境多了一些社会和时代的内涵。影片径渭分明地打出了“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以后……”这样的字样,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这几个数字所代表的那个特殊的年代的时代特征。在影片中,时代的、政治的符号更为突出,作为背景的大喇叭、大字报、大标语随处可见大炮、大食堂、大炼钢铁等意象充斥屏幕,作为寻求生存合法化的“革命的证明”、城镇居民的身份等也经常出现在人物的日常对话中。电影将福贵所遭受的每一次灾难性打击都与时代因素挂钩,把苦难和死亡处理成必然与偶然的结合。

从主旨上:

小说《活着》切合余华期许的叙事内蕴是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余华力求平静地用重复的死亡来挖掘“活着”的本能人性的意义和人生的终极欲望,即对于“生存”的本能渴求和对于“活着”最本色的享用和满足。

电影《活着》的叙事归宿在电影《活着》中,徐福贵在影片结束时依然生活在理所当然的“有情世界”之中,影片在一片温暖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氛围中告终,从余华所期许的叙事内蕴来看,电影显然出现了背离。

从情感上:

美国华盛顿邮报这样评论小说《活着》的:“《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和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 此处的“生存”恰到好处的描绘了主人公富贵的存在状态。在小说后半段里叙事时间远短于故事时间,特别是凤霞死后,叙事时间的前进明显加快了脚步。故,虽然在故事时间里中间隔着不少年头,但是在叙事时间里,进度非常快,中间铺垫的很少,有种这些人都是奔着死亡去的的感觉,所以会产生悲剧力度强的感觉。正本小说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悲凉情感中。

把艺术还给世界,把世界还给人,把人还给自己”,张艺谋给《活着》定义的主题是“活着的还活着,死去的死了”。影片在反思动荡带给人的苦难的同时,又强调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生生不息的活着的希望,这具体体现于福贵这一人物身上,经历过困难的他,仍然将生活的信仰传递给孙子馒头,一家人幸福地生活下去,修改了原作中仅剩福贵一人的凄凉结局,这表明了张艺谋对于生活的希望。电影《活着》不是悲观、阴暗的,而是温暖、明亮的,故事的内在情绪是向上的。

第五课时:

组织参加研讨论,交流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这一研究向纵发展。

第六课时:

比较电影《雪国》与小说《雪国》

走近川端康成,了解其人其事及其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有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如:

川端康成简介:

生平,经历,思想特点。

作品经常使用的手法,作品的语言,经常借助意象表达情感等等。

川端康成的思想:

在川端康成看来,美与悲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 “在日语里,悲哀一词是与美相通的。”他在战后不久曾经表示,自己今后只能吟咏日本的悲哀了。据他解释,他当时所说的悲哀便包括美在内。所谓“物哀”一词,本来含有深沉的感触、无名的伤感、多愁善感、人生无常、浮生若梦等等意思,川端康成以为日本的美是与悲哀分不开的。

川端康成承认日本风俗、习惯以及感受方法中的哀伤情调浓重地渗入自己的心里,从而形成了一种感伤主义;他甚至觉得在战争时期的流行歌曲包括军歌中也往往充满悲伤的情调。川端继承日本古典传统的“物哀”,又渗透着佛教禅宗的影响力,以“生—灭—生”的公式为中心的无常思想的影响力,在美的意识上重视幽玄、无常感和虚无的理念,构成川端康成美学的另一特征。

他总是把美与悲联系在一起加以表现,构成一种既美且悲、愈美愈悲、愈悲愈美、因美方悲、因悲方美的独特格调,抒情味浓,感染力强。在这个意义上说,川端康成的小说堪称悲哀美的颂歌

他深受佛教禅宗的影响,,在审美意识上,他非常重视佛教禅宗的“幽玄”的理念,使“物哀”加强了冷艳的因素,比起“物”来,更重视“心”的表现,以寻求闲寂的内省世界,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但这不是强化宗教性的色彩,而是一种纯粹精神主义的审美意识。

川端康成的贡献和影响:

川端康成找到了运用民族的审美习惯,挖掘日本文化最深层的东西和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东西,并使之汇合,形成了川端康成文学之美。也就是说,他适时地把握了西方文学的现代意识和技巧,同时又重估了日本传统的价值和现代意义,调适传统与现代的纷繁复杂的关系,使之从对立走向调和与融合,从而使川端文学既具有特殊性、民族性,又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意义。

川端康成这种创造性的影响超出了日本的范围,也不仅限于艺术性方面,这一点对促进人们重新审视东方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性。可以说,他为日本文学的发展,为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成功地将日本文学的传统美与现代主义的多种艺术技巧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中找到接合点”,从而开拓了新的领域,创造了独特的“川端康成之美”。

组员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分析个中不同,交流缘由。

内容选择:

1、通过《雪国》电影与小说体会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之美”。

2、电影将某些倒叙的事情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在电影里重新排列,说说这样改编的好处。

第七课时:

在小说中选一段电影中没有表现的细节,把它改编成电影剧本,并说明改编的理由。

第八课时:

比较小说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对照原著《肖申克的救赎》观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四个片段:

1、安迪和瑞特的三处对话片段

2、肖申克逃出监狱的片段

《肖申克的救赎》改编图书简介

书名《丽塔海华丝及肖申克监狱的救赎》作者[美]斯蒂芬·金

本书是斯蒂芬·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杰出代表作,收入了他的四部中篇小说。其英文版一经推出,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冠军之位,当年在美国狂销二十八万册。目前,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三十一种语言,同时创下了收录的四篇小说中有三篇被改编成轰动一时的电影的记录。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曾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的救赎》(又译《刺激一九九五》)。

作者介绍:斯蒂芬·金(Stephen King)为恐怖小说大师的代表。 斯蒂芬·金1947年9月21日出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一贫困家庭。在州立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毕业后因工资菲薄而走上写作道路。70年代中期声名渐起,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自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历年的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他的小说总是名列榜首,久居不下。他是当今世界读者最多的美国小说家。 1979年,在他32岁时,成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斯蒂芬·金的作品超越于传统的恐怖小说,他不靠具体的意象来获得恐怖效果,而是通过对事件气氛的营造来震慑读者。

电影背景资料:

    片名:      《肖申克的救赎》

    出品时间:1994年9月10日

    制片地区:美国

    导演:       弗拉克·达拉邦特

    编剧:       弗拉克·达拉邦特  斯蒂芬·金

    主演:       摩根·弗里曼  蒂姆·罗宾斯

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本想用枪杀了妻子和她的情人,但是他没有下手,巧合的是那晚有人枪杀了他妻子和她情人,他被指控谋杀,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渡过余生。       

安迪在监狱中凭借着个人能力和威信,在艰苦的条件中挣扎着。不久,他被派去当监狱的图书馆管理员,为了争取图书馆的图书更新,他每周写一封信,为图书馆的扩大而努力着,六年后,他实现了愿望。之后,他开始帮助道貌岸然的典狱长洗黑钱。并且为监狱其他狱警处理其他事项所需文件。在安迪得知自己假释失败后,决定越狱,在给好朋友瑞德留下神秘留言后,安迪成功的越狱了。

请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区别小说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差异并推测电影对人物形象作出这样的改编的缘由。

探讨交流:

关于安迪

1、安迪的身材。根据原著的描述,安迪是五短身材,作者史蒂芬显然认为这样的描述比较符合安迪钻洞逃出这一情节,而电影中演员蒂姆却是个大个。

2、安迪的钱。书中提到安迪入狱的时候带了500美元。他用这笔钱做了很多事情,比如买小锤子,还比如雇警卫去打博格斯(姊妹的头子)。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很困惑,博格斯怎么就被打了,而且还给打瘫了。这一点书中有解释。

3、安迪的亲友。看电影的时候我有个疑问,怎么安迪在狱外就没有家人朋友吗?这一点电影中没提。书中安迪告诉瑞德,自己有个好朋友吉米,正是吉米帮安迪假造了新的身份彼得史蒂芬,而不是安迪自己。后来由于汤米的出现,安迪看到了平反的希望,可那时候吉米已经死了,所以没有人帮助安迪打官司,他只好去求助典狱长。

4、安迪的室友。电影中没涉及到这个问题。原著中,犯人大多有狱友,安迪一直要求独囚,但还是不得不和一个叫诺曼登的室友同住了八个月。诺曼登说:“他是好人,但我很高兴离开那儿。那牢房空气太坏了,而且很冷。而且他从来不让我碰他的东西……”这段话很能说明问题了……其实他挖洞风险是很大的 而且他并非很胸有成竹地认为自己能通过挖洞逃出去 不仅洞有在查房中被发现的可能 安迪也可能被假释(离开的时候要带走所有东西,画也会被撕) 可能换牢房…个人认为书中的安迪没有电影中的安迪那么有“神话色彩”。

关于瑞德

1、瑞德为什么入狱。书中说的很明确:瑞德为自己的老婆投了巨额保险,然后在车子上动了手脚,而他老婆又让两个人搭了车,所以瑞德被判了三个无期徒刑。

2、瑞德与狱友的打赌。电影中瑞德与狱友打赌新来的谁会第一个哭,瑞德猜安迪,输了两包烟,赫伍猜那个胖子,然后那个胖子哭哭啼啼被打死了……书中没有这段情节。

3、 瑞德的音乐才能。书中没有提到他会吹口琴。安迪当然也没有买给他。

4、瑞德的三次假释。书中这段情节被一笔带过。而电影中假释这一部分则被悉心刻画了。比如Sit,Sit down,Please sit down和七个假释委员会成员的男女比例的变化体现了美国人权的进步。还有瑞德的说辞 ,说的太好了。

5、瑞德出狱后找信。在书中,安迪说的那个地方有很多的牧草地,瑞德没事就去找信,找了一阵才找到,找到了藏着不敢看,回到旅馆了才偷偷看……电影中,瑞德一找就找到了。书里也没提指南针的事。电影里瑞德本想自杀,但在一堆枪中看到了指南针,意味着绝望中有希望……我很喜欢这个细节。

关于老布

在书中,老布在书中绝对算是一个小人物,被两笔带过。他也不是自杀,也没有刻老布到此一游之类的东西。当然瑞德也没有在底下跟着刻。他也没有养鸟,那只鸟是一个叫波顿的人养的 。

关于汤米

在书中,汤米没有死,而是被转到凯西门监狱里去了。在那个监狱里,犯人有很好的待遇,比如周末可以回家和家人待在一起。汤米有妻子儿子,他当然很愿意去了。而在电影中他被一枪击毙……很震撼很感伤

关于典狱长

1、典狱长的任期。原著里典狱长和预警头子换了好几任,最后一任是诺顿和海利。电影里一直都是他俩。

2、典狱长查房。书中没有这段情节,也没说锤子藏在哪了。

3、典狱长之死。书中说,典狱长在安迪逃亡之后三个月就辞职了。这简直是便宜他了!安迪没有把证据用绳子拴在脚上带出去,也没有告发那个老混蛋。老混蛋也没有自杀…

第九课时:

1、翻译经典台词:

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和一部经典电影,两部作品中的独白或者对话非常有特色,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推动和主旨的呈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尝试翻译英文台词,并选择其中一句谈谈你的感想。

经典台词:

    Some birds don’t mean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他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着自由的光辉

    Hope is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

    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消逝的。

    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

    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

    I find I’m so excited. I can barely sit still or hold a thought in my head. I think it the excitement only a free man can feel, a free man at the start of a long journey whose conclusion is uncertain.

    I hope I can make it across the border. I hope to see my friend, and shake his hand. I hope the Pacific is as blue as it has been in my dreams. I hope.

    我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激动,以至于不能静静地坐下来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获自由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人们才能感受到这种即将揭开未来神秘面纱的激动心情。我希望跨越千山万水握住朋友的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梦中的一样蓝:我希望……

2、课题探讨:有人说,因为做了3处重大改动,首先,电影人物比小说原型更鲜明,其次,电影时间轴比小说更浓缩,最重要的,电影让矛盾冲突更尖锐,因此《肖申克的救赎》电影比原著更伟大,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第十课时:

比较小说和电影《巴黎圣母院》

1、小说作者介绍: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合计79卷之多。

2、小说艺术特色:

浪漫主义简介:

思想

1)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2)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4)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手法:

1、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2、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这些都离不开对比、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3、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忧郁是浪漫主义者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既有贵族的怀旧式的忧郁,也有资产阶级不满现实的忧郁。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丰富的想象,怪诞的情节,奇特的结构,就成为这部小说的重要特色。

小说艺术地再现了15世纪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作为一部浪漫主义代表作,正是由于作者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刻画中世纪的法国社会真实生活,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据动人的情节发展,凝聚、精炼在这部名著中而呈现出它们的生动面貌和丰富蕴涵。作者充分运用美丑对照手法,把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下对照起来描写,并在环境、事件、情节的安排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夸张地突出某些特性,造成强烈的对照。加西莫多外貌丑陋,身体畸形,五官失灵,但心地善良,行动勇敢,心灵高尚,与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卑鄙龌龊的副主教克罗德恰巧形成鲜明的对照。

阅读小说《巴黎圣母院》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其余章节要求学生回家后精读。

第十一课时:

介绍《巴黎圣母院》电影的三个版本,并观看电影《巴黎圣母院》片段

第十二课时:

撰写《巴黎圣母院》书评或影评。

具体说说小说结尾的安排和电影结尾的安排,主人公的归宿有何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

第十三课时

学生分组交流书评和影评。

第十四课时:

所有小组形成结论,以PPT形式展示各自的成果,互相交流,教师评价。

第十五课时:

学习内容总结,要求学生说说在本课程中最大的收获和自己的不足以及改进提升的方式。各小组分别撰写结题报告。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当前在线人数:4;累计访问人数:138123